当前位置: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美容医学》 > 2015年第16期 > 正文
编号:12589279
两种桩核烤瓷冠修复前牙残冠的远期效果观察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5年8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2015年第16期
     1 资料和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

    选择因龋坏致牙髄坏死的上前牙残冠88例(男48例,女40例),共88颗牙。随机分为铸造金属桩核烤瓷冠组和玻璃纤维桩核烤瓷冠修复组,每组各44颗牙,对修复体的远期效果进行评价。铸造金属桩核烤瓷冠组平均年龄为(66.70±7.30)岁,玻璃纤维桩核烤瓷冠修复组平均年龄为(67.70±7.80)岁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,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

    1.2 临床操作

    为了保证上前牙修复过程中各每例手术的条件一致性,将上述牙体修复手术桩核冠病例均由一人操作完成,并严格按照桩核冠修复原则,进行根管桩道和牙颈部肩领的制备[2]。纤维桩核组选用北京实德隆科技公司生产的popo直棍纤维桩(尖端为锥形的柱状纤维桩)[3]。制备根管桩道,分别对根管内壁和纤维桩以32%磷酸进行酸处理,采用日产Resicem光固化流动性复合树脂进行纤维桩的粘结和堆塑完成树脂核的制作。铸造金属桩核组,制取蜡型制作镍铬合金桩核并以磷酸锌粘固剂粘结,分别取模完成烤瓷冠的修复。

    1.3 统计学方法

    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.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,计量资料以均数±标准差(x±s)表示,疗效用χ2检验,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;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171 字符